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lktree/permalink/236975466336552/
寶寶在兩個月到六個月之間,因為有深眠淺眠交替的週期,所以睡約半個小時會起來哭泣是正常的,有時媽媽拍拍可以繼續睡,但是大部分時間會愈哭愈清醒,然後就不肯睡了。剛開始我會像你一樣堅持要他繼續睡滿2小時又不肯抱起來安撫,所以讓他哭到累⋯⋯睡著,這時候是最煎熬的時間,而且,寶寶在哭,更加不可能休息了。加上我的寶寶可能是高需求寶寶,所以一直沒有辦法像書上說的幾天就可以自己醒來繼續睡,也因此,我實施百歲一直到他九個月,白天從來沒有睡超過1.5小時過。這也是我決定不要再堅持而抱他起來繼續奶睡或者直接起來活動等下一餐的原因,因為我不想再讓我的寶寶每次睡覺就像我在虐待他一樣。
至於夜奶,我從他出生後到現在沒有戒過耶!採取哭了就親餵的原則,每次還是餵30分鐘然後放下去讓他繼續睡,寶寶會自動慢慢遞減起來喝奶的次數,到一歲自動就不夜奶了,但是並沒有連續12小時,而是從9點到6點半九個半小時,主要是配合我跟老公的作息。睡覺前的睡眠儀式建立也很重要,上樓換睡衣、在爸媽床上看書完玩具、關燈開小夜燈準備喝晚安奶,喝奶時關燈全暗,這時寶寶就知道要睡晚上了,所以就會邊喝奶邊睡,半夜起來夜奶也不開燈,所以他知道喝完還要繼續睡。
彈性、變通、傾聽寶寶的需求,是我現在對我寶寶的育兒方法。百歲書上的標語:今天你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讓你哭。我沒有意見,但是面對我的寶寶,他的狀況是:我今天讓他哭,他可以明天不哭,但是,他雖然不會讓我哭,卻也不願意接近我,儘管我在他清醒的時間裡多麼認真的陪伴他,跟他互動,他記得的卻是我放任他在床上哭泣卻不安撫他。我白天抱他到保母家他會有分離焦慮,但是回到家看到爸爸或其他的家人,他可以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我自認從他出生到現在,沒有一分鐘不愛他,但是因為當初沒有適當的彈性,讓他誤認為我並不愛他,所以已經會表達的現在(一歲以後),他告訴我他也不想那麼愛我,我想抱他,也要看他要不要讓我抱。這是很難受的一個過程,至少對於我,我是不能忍受的。
社團裡有許多媽媽跟我一樣,第一胎或者一開始實施的是百歲,剛開始大家都說寶寶好帶,吃飽玩,玩完睡,睡飽吃。但是寶寶愈大,卻發現:吃飽玩(但他寧願自己玩也不跟媽媽玩,他可能有OS:你不是要做家事嗎?那我自己玩);玩完睡(反正我不睡媽媽也會逼我睡,認命點趴在床上吧!);睡飽吃(趁現在趕快吸,不然中途想滿足吸吮慾望都不能吸)。寶寶會很「認命」,但卻不「快樂」,他遵循我們的「強勢」,沒有了表達需求的能力。
寶寶變得不會哭,但是也不會主動跟媽媽互動。我不能說每個實施百歲的寶寶長大後都會有這樣的互動模式,但是至少我認識的實施百歲的媽媽跟寶寶之間都有這樣的互動困擾。但是,我卻不會否定百歲的育兒法,因為它確實幫助我現在在培養寶寶作息跟習慣時有所依據跟方法,但是我會多一些跟寶寶的親密互動,讓寶寶多哭表達他的需求。
不反對媽媽們使用百歲育兒法,因為每種育兒法都有他的優缺點,前提是,內涵你懂了嗎?真正的彈性原則你看到了嗎?如果沒有,不要誤用或濫用,因為,寶寶是你的心肝寶貝,他不是白老鼠可以拿來實驗,寶寶的成長也只有一次,受傷了,沒辦法讓他重新出生彌補回來。親子間各階段的親密關係也只能體驗一次,你想跟你的寶寶有怎麼樣的回憶?共勉之。